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| 2025-07-17 11:49
作者:王俊秀
在日喀则,看一场孩子们表演的湘巴藏戏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王俊秀)7月16日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跟随“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”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日喀则市南木林县。一场由孩子们表演的湘巴藏戏正在演出。孩子们身着盛装,头戴面具,边唱边舞,不时引起一片喝彩声。
藏戏是一种以民族鼓舞、民间说唱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表演艺术,被誉为“西藏文化活化石”。这一源自古老藏族文化的艺术形式,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如今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。
南木林县是西藏自治区级孜东文化生态保护区,构建了以国家级、自治区级传承人为核心的藏戏传承体系,全县共有29支民间藏戏队。其中少儿藏戏队由第四代传承人旦增于2022年创立,现有31名队员,平均年龄9岁。
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七姊妹演出,人们又把藏戏称为阿吉拉姆。阿吉,藏语意为“大姐”或“女性”;拉姆,意为“仙女”。贡确措姆就是一名“仙女”的扮演者,今年13岁,非常喜欢藏戏。
今年14岁的云旦加措是少儿藏戏团的一名成员,很早就跟爷爷和爸爸学藏戏,成为一名藏戏传承人。
在漫长的岁月里,湘巴藏戏经历了无数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,不断推陈出新,赋予湘巴藏戏新的时代特征。
责任编辑:王亦君 编辑:郭艳丽